什么是道理?能解释通就是道理
什么是道理?能解释通就是道理
在企业里,“讲道理”这件事常常被人看轻。很多人觉得职场讲的是结果,不讲道理;讲的是资源、权力、位置,唯独不讲理。可我慢慢发现,真正能在复杂系统中立得住、行得稳的人,往往都很会讲道理。
他们讲的不是书本上的真理,而是一种“解释的艺术”。能让别人听得懂、信得过、愿意执行的逻辑,这就是道理。
一个人能不能被系统接纳,往往不在于他做得有多好,而在于他能不能让别人觉得“你说得通”。“说得通”,意味着你能在混乱中建立秩序,在冲突中找到平衡点,在模糊的场景中描出清晰的轮廓。
很多时候,我们以为的“真理”,其实只是“解释得通的道理”。比如在会议上争取预算,如果你只讲理想,别人听不见你;但如果你能讲清楚这笔钱如何影响业务指标、如何匹配公司战略,那就是“道理”。因为你让逻辑、语言、目标在一条线上对齐了。
道理,本质上是一种能被认同的解释结构。它不必绝对正确,但它能让人理解、能让事情前进。能解释通,就是道理。
而“解释通”这件事,本身就极其考验人。它不仅要求逻辑的自洽,还要求共情的精准。因为“通”,不仅是逻辑通,更是人心通。你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、在担心什么、在乎什么。于是讲道理这件事,也成了一种桥梁——连接自我与他人、理性与情感、个体与系统。
哲学上笛卡尔说:“我思故我在。” 但放在今天,我更倾向于说:“我能被理解,故我有效。” 这不是对理性的退让,而是对现实的洞察。我们生活在彼此解释的世界里,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方式。
所以,当我写下这篇文章,试图把“什么是道理”解释清楚时,其实我也在践行这件事——我在讲道理。我希望通过语言,让我的思考变得可以被别人理解、被别人复用。这一刻,“能解释通”不再只是逻辑能力,而成了一种存在方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