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听暴论
不想听暴论
今天早上,我刷到一条热搜标题:“AI已能自主写论文,大学教授将在三年内集体失业!“配图是一张AI生成的人脸,眼神空洞,嘴角上扬,仿佛在冷笑。我盯着屏幕,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又来了。瞬间心跳加速,但随即意识到,这种恐慌感其实很荒谬——它激起了情绪,却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。
这种暴论其实并不新鲜。区块链说银行要消失,元宇宙说现实快没了,大模型说程序员要下岗。每一次都是同样的套路:吓你一跳,让你情绪亢奋,然后你以为必须马上做出行动,但三秒钟之后,你发现一切都回到了原地。这种循环让我感到既好笑又无力。我们像被绑在观众席上,情绪被牵着跑,却没有真正掌握方向盘。
我想通了,暴论之所以可怕,不在于它本身,而在于它偷走了我们的理智和行动力。它提供假确定性,让人以为自己看到了未来的趋势,实际上却让思考退场。读着这样的内容,我的心情会短暂波动,随后陷入空洞感:原来我们花时间在刷屏、点赞、转发,却没有在真实世界做出任何改变。
最讽刺的是,那些喊得最响的人自己往往也不懂。他们通过夸张的表述获得关注,而我们在跟着高潮起伏。读到这里,我不禁在想:自己是不是也曾被类似的言论牵着情绪跑?原来,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,把判断权交给了网络热帖。
我希望自己能不被这些暴论绑架。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看到可能性,但不能替代行动。暴论像烟花,绚烂却短暂;行动才是桥,让我们真正走向想要的未来。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:这条信息告诉我了什么?会影响谁?我该怎么办?
读完这些,我笑了,也醒了。世界不会因为一条热帖而改变,我们的成长和决策,需要自己去思考、去实践。暴论只会让我们情绪高涨,却偷走了最宝贵的东西——理智和行动力。这种感受,让我意识到,学会辨别、学会沉默、学会行动,比追着每条热帖跑,重要得多。
